垂穗石松
Lycopodium cernuum L.
LycopodiumcernuumL. Sp. Pl. 2:1103. 1753.
植株蔓生。地面主茎长而横走,地上主茎(气生茎)明显,直立或有时攀附,通常长 30~50cm,圆柱形, 具纵棱,淡绿色,通体生有螺旋状排列的小型叶,基部以上每隔一定间距会发出 2 个相距很近的侧枝;侧枝为多回不等位的二歧分枝,通常水平伸展,基部宽, 先端渐尖,有时先端下垂于地面并生根长出小枝而成为独立的新植株。叶二型:不育叶排列稀疏,水平伸展, 钻形,长 3-4mm,宽约 0.2mm,先端芒状,基部长下延贴生于茎或枝上,形成明显的棱角,全缘,先端常向上弯弓;能育叶(孢子叶)生于末回分枝顶部,三角状卵形,长约 2mm,宽约 0.6mm,先端有芒刺, 边缘呈流苏状,膜质,覆瓦状排列成囊穗。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,小圆棒形,长 3~15mm,无柄,下垂, 浅棕色或近白色。孢子囊圆肾形,黄色,生于孢子叶腋, 于远轴边开裂。
产地:南澳(邢福武等 10378,IBSC)、三洲田(深圳队 42)、仙湖植物园(王定跃 921)。各地常见,生于林缘、路旁,海拔约 100m。
分布: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、湖南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浙江、四川、重庆、贵州、云南和西藏。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有广泛分布。
用途:酸性土指示植物;枝供插瓶用,且为制作花圈、花篮及切花的主要衬托材料;孢子浸酒可作强壮剂, 又与甘草同煎服可止咳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《深圳植物志》第1卷
6644
图 4 垂穗石松 Lycopodium cernuum
6644
图 4 垂穗石松 Lycopodium cernuum
图 4 垂穗石松 Lycopodium cernua 1. 植株;2. 孢子囊穗;3. 孢子叶的腹面及孢子囊。(马平绘)(绘)
图 4 垂穗石松 Lycopodium cernua 1. 植株;2. 孢子囊穗;3. 孢子叶的腹面及孢子囊。(马平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